主动均衡型储能BMS

 案例展示     |      2022-04-22

由于储能系统深度充放电的特性,在充放电末期电池簇内的电芯容量一致性将对储能系统可用容量产生严重影响,大大降低储能系统使用效率和经济性。为了保证电池组内单体电池性能的一致性,必须要求储能 BMS 具有很强的电池均衡管理能力 。所以储能系统一般要求采用主动均衡技术,均衡电流一般为0.5~5A,以达到对一次充放电、循环电池组产生的差异进行快速、有效的补偿,消除差异,确保电池一致性。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均衡技术是目前解决电池一致性的最佳解决方案。目前常用的均衡方式有主动均衡和被动均衡两种,主动均衡又有多种均衡拓扑。
被动均衡:采用电阻消耗形式,发热量大,只能在电池充电末端对电压高的电池进行放电,不能在放电末端对电池电量低的电池进行充电,因此是单向的,加上100mA的电流,效果有限。
主动均衡:在电池全过程(充放电、静止)都可以根据电池单体间电量和电压的差异进行单体间电量的相互转移,不消耗掉,虽转移有损耗,但损耗导致的发热量小于被动均衡的发热量,由于低充高放,电池单体电量和电压的一致性由两端向中间平均收敛,效果明显。
BMS主动均衡采用DC-DC原理,均衡效率高,策略严谨,具有完善的保护电路和逻辑,同时具丰富的案例,大量的项目已经证明了主动均衡在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内在改善电池一致性的作用下,增加的充放电收益可观。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我们设计了原边和副边专用的IC芯片,替代分立器件构成的单元电路,可靠性大幅度提升。